专业名称:机械工程
专业代码:080201
机械工程
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重点学科,博士点一级学科,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国家工科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省部级实验室(中心)9个和省级机械工程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精品课2门,国家精品教材1门。
专业特色
机械工程学科始建于东北大学建校初期,已为我国国民经济各部门及大型骨干企业培养了上万余名高级人才。机械工程专业为适应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办学“厚基础、宽口径、精专业,强能力”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支撑,以专业建设为依托,以课程建设为切入点,以教学质量为生命线,以科研促教学,努力提升办学层次,突出办学特色,坚持“规模、质量、结构、效益”协调发展。本专业设有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液压与气压传动四个专业方向。上述专业方向均具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授予权。
考研就业
机械工程专业机电结合,知识面宽,知识层次高新,适应性强,社会需求大。毕业生可到国家机关、工业企业、经贸管理、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从事机械设计制造、研究开发、经营贸易、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每年读研深造和出国留学的人数占应届毕业生1/3以上。
国际交流
重视国际学术交流,已先后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瑞典、韩国、芬兰等国家的10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学术、科研和高级人才联合培养的联系。聘请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学院的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每年派出多名教师出国深造、进修或合作科研。
权威推介
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机械学科,历史悠久,师资雄厚,位于全国同类学科前列,特别是该学科有一套关于“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先进教学理念,可使年轻人快速成长为对社会做出贡献的成功人士。
——闻帮椿(中国科学院院士)
学长寄语
老师曾说过,人生的旅途就像机械制图,要想结果画的完美,就必须严谨的做好每一个细节,踏实的走好每一个过程。在这里,有良师,传道授业解惑,为你的学业夯实基础、指点迷津;在这里,有益友,关怀鼓励支持,为你的成长指引方向、助你成功。
——刘鑫(2011届毕业生,在校期间曾任辽宁省学生联合会主席)
培养目标
机械工程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机电工程及自动化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科研院所、企业、高新技术公司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及技术分析,从事各种机械、机电产品及系统、设备、装置的研究、设计、制造、控制、编程,数控设备的开发、计算机辅助编程,工业机器人及精密机电装置、智能机械、微机械、动力机械等高新技术产品与系统的设计、制造、开发、应用研究,以及从事技术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不论服务于哪一领域,机械工程的工作内容基本相同,按其工作性质可分为六个方面。
① 建立和发展可以实际地和直接地应用于机械工程的工程理论基础。这方面主要有:研究力和运动的工程力学和流体力学;研究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性能及其应用的工程材料学;研究材料工程力学在外力作用下的应力、应变等的材料力学;研究热能的产生、传导和转换的燃烧学、传热学和热力学;研究摩擦、磨损和润滑的摩擦学;研究机械中各构件间的相对运动的机构学;研究各类有独立功能的机械元件的工作原理、结构、设计和计算的机械原理和机械零件学;研究金属和非金属的成形和切削加工的金属工艺学和非金属工艺学等。
② 研究、设计和发展新的机械产品,不断改进现有机械产品和生产新一代机械产品,以适应当前和将来的需要。这方面包括:调研和预测社会对机械产品的新的要求;探索应用机械工程和其他工程技术中出现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进行必要的新产品试验、试制、改进、评价、鉴定和定型;分析正在试用的和正式使用的机械存在的缺点、问题和失效情况,并寻求解决措施。
③ 机械产品的生产。包括:生产设施的规划和实现;生产计划的制订和生产调度;编制和贯彻制造工艺;设计和制造工具、模具;确定劳动定额和材料定额;组织加工、装配、试车和包装发运;对产品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
④ 机械制造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机械一般是由许多各有独特的成形、加工过程的精密零件组装而成的复杂的制品,生产批量有单件和小批,也有中批、大批,直至大量生产,销售对象遍及全部产业和个人、家庭,而且销售量在社会经济状况的影响下可能出现很大的波动。因此,机械制造企业的管理和经营特别复杂和困难。企业的生产管理、规划和经营等的研究也多是肇始于机械工业。生产工程、工业工程等在成为独立学科之前,都曾是机械工程的分支。
⑤ 机械产品的应用。这方面包括选择、订购、验收、安装、调整、操作、维护、修理和改造各产业所使用的机械和成套机械装备,以保证机械产品在长期使用中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⑥ 研究机械产品在制造过程中,尤其是在使用中所产生的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过度耗费方面的问题及其处理措施。这是现代机械工程的一项特别重要的任务,而且其重要性与日俱增
培养要求
机械工程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制造、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及自动化的基础理论,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机械、机电产品的设计、制造及系统的技术分析与生产组织管理、设备控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
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材料、机械设计工程学、机械制造基础、市场经济及经营管理等基础知识;
3.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及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
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
5.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及组织管理能力;
6.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主干学科
力学、机械工程。
主要课程:
工程图学、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现代控制理论、工程材料及成形工艺、测试
技术、计算机系列课程、经营与管理、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理论课程。
毕业生就业方向
国家有关部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高新技术公司应用CAD及分析软件从事各种机电产品及机电自动
控制系统及设备的研究、设计、制造,如:进行工业机器人、微机电系统、智能装置等高新技术产品与系统的设计、制造、开发、试验与研究工作。
毕业生就业方向
国家有关部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高新技术公司应用CAD及分析软件从事各种机电产品及机电自动
控制系统及设备的研究、设计、制造,如:进行工业机器人、微机电系统、智能装置等高新技术产品与系统的设计、制造、开发、试验与研究工作。
不论服务于哪一领域,机械工程的工作内容基本相同,按其工作性质可分为六个方面。
① 建立和发展可以实际地和直接地应用于机械工程的工程理论基础。这方面主要有:研究力和运动的工程力学和流体力学;研究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性能及其应用的工程材料学;研究材料工程力学在外力作用下的应力、应变等的材料力学;研究热能的产生、传导和转换的燃烧学、传热学和热力学;研究摩擦、磨损和润滑的摩擦学;研究机械中各构件间的相对运动的机构学;研究各类有独立功能的机械元件的工作原理、结构、设计和计算的机械原理和机械零件学;研究金属和非金属的成形和切削加工的金属工艺学和非金属工艺学等。
② 研究、设计和发展新的机械产品,不断改进现有机械产品和生产新一代机械产品,以适应当前和将来的需要。这方面包括:调研和预测社会对机械产品的新的要求;探索应用机械工程和其他工程技术中出现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进行必要的新产品试验、试制、改进、评价、鉴定和定型;分析正在试用的和正式使用的机械存在的缺点、问题和失效情况,并寻求解决措施。
③ 机械产品的生产。包括:生产设施的规划和实现;生产计划的制订和生产调度;编制和贯彻制造工艺;设计和制造工具、模具;确定劳动定额和材料定额;组织加工、装配、试车和包装发运;对产品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
④ 机械制造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机械一般是由许多各有独特的成形、加工过程的精密零件组装而成的复杂的制品,生产批量有单件和小批,也有中批、大批,直至大量生产,销售对象遍及全部产业和个人、家庭,而且销售量在社会经济状况的影响下可能出现很大的波动。因此,机械制造企业的管理和经营特别复杂和困难。企业的生产管理、规划和经营等的研究也多是肇始于机械工业。生产工程、工业工程等在成为独立学科之前,都曾是机械工程的分支。
⑤ 机械产品的应用。这方面包括选择、订购、验收、安装、调整、操作、维护、修理和改造各产业所使用的机械和成套机械装备,以保证机械产品在长期使用中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⑥ 研究机械产品在制造过程中,尤其是在使用中所产生的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过度耗费方面的问题及其处理措施。这是现代机械工程的一项特别重要的任务,而且其重要性与日俱增